Skip to main content

[學習] 成長計劃:每天閲讀文章並寫下心得 Week of 20200727


禮拜六跑去上了一個讓我啓發很深的一堂課,不僅讓我認真的想要充實自我,還讓我知道了前進的方向。知道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有空/上課上的比較有心得了再來分享。

這篇文章就是我的第一步!希望自己能夠每天撥一點時間出來寫一下自己看文章的心得 & 想法。現在的文章可能還是不太好看,因爲知道自己的詞匯量和溝通方式很口語化,希望能夠慢慢進步。


20200727


作者:Philippe Chain
譯者:傅瑞德

這篇文章講到了我現在開始做 PM 后才比較有感受的心得。Tesla 能夠在那麽短的時間内就崛起真的不是沒有原因。原文中提到的例子充分展現了公司内部處理事情的靈活度和高效率。我現在的 team 我覺得可能只能算是溝通流暢,但效率不高。明明每天早上都會開會,卻還是會有人不知道某些資訊。很多時候原因是在溝通的方法不夠透明。

我的主管在公司待了 4年了,所以很多人都有私交,於是所有事情幾乎都可以靠 Line,Wechat 解決,而不是用 Email 這種比較容易讓所有人 update 的消息的管道。也不是說這樣子不好,畢竟作爲 PM,能夠帶的動 team 的人做事才是最重要的。不過,這就苦了我這個新進來的菜鳥了。現在還在摸索適合的模式。

因爲我們 team 其實只有我主管一個人是 PM,大部分時候決策會跟 TPM 討論,但因爲只有 2個人所以其實決策也是蠻果斷的。只不過,因爲我們 team 的 TPM 其實是 RD 的經理,所以他還蠻忙的,不過決策方面我覺得我們 team 還不錯啦。唯一一點可能就是沒有太多高級主管參與,所以資源啊,人力啊,等等都比較吃虧。

可能是開始接觸翻譯方面的知識了,今天在看文章的時候有明顯覺得自己會開始留意翻譯的痕跡。這篇文章就翻的很好,好到我一開始甚至懷疑筆者是華人然後在 Tesla 裏面上班。發現這一點之後,我開始看譯者自己寫的文章。看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譯者的英文真好!他自己的文章裏面會時不時提到英文的出處/典故,看的讓人很舒服。我本身就很喜歡看典故類的文章/書籍,所以我非常喜歡這位筆者的風格,已經訂閲了他的 medium 平臺。


20200728


作者:林志都/南方之南

雖然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我跟作者有一樣的感想。身爲年輕人,我是我朋友當中少數比較會說臺語的人。甚至,之前在高中的時候我是同届唯二臺語勉强還算是流利的。甚至現在開始工作之後,(也就是說脫離了會出國留學的同溫層之後) 我也還是算少數的。有一次我在跟前輩聊天的時候講的臺語驚艷到了 (or 驚嚇到了) 跟我同年的同事。

我的臺語其實是爸爸媽媽教的,而不是大部分情況的阿公阿嬤。從小因爲爸爸媽媽會用臺語聊天,秉著想要知道他們的秘密語言的心態,偷聽他們的悄悄話,才慢慢學會的。後來長大之後爸爸媽媽發現我們聽得懂和會講之後,臺語變成我們家的密語。這種特殊性雖然在我們家來説是很有趣的,但是很明顯的是語言衰退的象徵。


20200729


作者:廖乙臻(Vivi Liao)

這篇文章講到了我自己也有親身感受到的東西之間消費模式的差距,不過我認爲不是因爲金額的大小,而是因爲他們基本所得偏高。

我在多倫多讀書的時候有在外面 & 學校打工。在外面零售店的打工,不管是連鎖品牌的服飾店或者是把台灣飲料文化發揚光大的手搖杯店,基本工資都是 $14 CAD = $306 NTD。如果用基本工資來算,喝一杯 Starbucks 是 20分鐘的薪水,那想當然會比台灣 60分鐘的薪水容易花的下去。

我們繼續來用基本工資算的話,數字只會更讓人感概台灣薪資低迷。之前在 LV 打工的時候,最入門的 Neverfull 大約是 $1500 CAD = $32,886 NTD。

加拿大:$1500/14 = 107 個小時
台灣:$32,886/158 = 208 個小時

單純的用價格除以基本工資來得到需要工作的時數來看,在台灣工作的你應該很難不感到憤恨不平吧。這個數字是沒有算到消費稅,所得稅,等,但應該還是蠻有參考價值的。而這只是用基本工資算。

年輕人在打工的時候,領的可能是基本工資,但是一旦從大學畢業,薪資會徹底的提高一個水平。以我一個朋友爲例,他是都 ComSci 的,所以薪資水平本來就比較高。他一年是 60k 加幣,大概稅前時薪是 $31.25 CAD = $685 NTD。金額(這麽算真的很簡單,畢竟加拿大稅那麽高,沒有包含其實不太準確。但加拿大的稅務很難算,還會依照薪資水平分類,所以我不清楚他的具體金額。) 

於是就產生了一種幻象,好像國外的比較捨得花錢/都很不節省。但就算上面所説的,人家基本上可以説是用我們的半價在買奢侈品欸!如果你看到奢侈品在半價,你不會想買嗎 haha 至少我絕對抵擋不住誘惑。更何況,奢侈品國外的定價也比台灣的定價更有誘惑。

所以雖然花錢跟存錢絕對是不一樣的東西,但相對來説,(至少我覺得) 在台灣存錢很正常,因爲想要的東西要花比較久的時間才存的到。而在國外,能夠在自己合理範圍内滿足自己的欲望又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何樂而不爲呢。

學到的: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20200730


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前幾年的 Bitcoin 熱潮。2018年的時候,甚至曾經一度漲到 $18856,真的是超級誇張的。現在的電子貨幣有好多種,我聽過的沒聽過的名單洛洛長。

曾經有一度我也離 Bitcoin 很近,有想要自己買,但後來研究之後感覺很麻煩就不了了之了。但我前男友有。2018 年大漲的時候他超級高興。不過高興歸高興,他卻沒有賣。我問他爲什麽,他竟然跟我説,因爲 Bitcoin 是他的 Fountain of Wealth,怎麽花都還是有錢,甚至還會約花約多,怎麽可以賣?!(haha 這當然是玩笑話,不過也看得出 Bitcoin 這幾年漲幅的力道。)

他沉迷/喜歡 Bitcoin 到他會自己挖礦哦!不得不説,這真的是我從來不會想到要做的事。(理工宅男都這樣嗎?) 因爲住宿,所以挖礦相關的費用,電費、網路費全部都是學校幫忙出。他就拿了他的舊電腦就開始了挖礦人生。

文章說,現在 Bitcoin 儼然成爲了電子黃金。我認爲這是好的趨勢,不過真的需要嚴加管理。幣值單一化所帶來的好處不只是旅游的便捷,我覺得還有國際化金流的透明性。所以,雖然負面影響很多,但還是希望他能夠繼續發展成爲主流貨幣之一,而不單單只是投資工具。

至於有在認真的花 Bitcoin 的我前男友呢,現在沒有聯絡了不知道近況,但我想他的 fountain of wealth 至少還會持續好長一陣子吧。

20200731


禮拜五偷懶沒有寫,順延到這禮拜吧

Comments